南海網博鰲4月9日消息(南海網記者 符玲)“互聯網的興起使金融更加民主化、普惠化,如果傳統銀行在這個方面不接受挑戰的話,可能失去很多的機會。”4月9日,永隆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長、前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,在博鰲亞洲論壇“互聯網·金融:通往理性繁榮”分論壇上如是說。
  當前,國內三大IT企業正在以猛烈的姿態來切金融這塊蛋糕,而傳統金融業也正以複雜的心態關註每次創新性的革命。馬蔚華認為,互聯網企業或者是IT企業對金融業這塊蛋糕的窺視和進入想法由來已久,隨著環境的變遷,介入已經在進行,互聯網金融的規則也在醞釀之中。
  馬蔚華說,現在互聯網金融對銀行衝擊比較明顯,主要有3大表現。一是新的支付方式,即第三方支付,“前幾年增長速度超過100%,現在有250家拿到了執照,可以想見在未來幾年還會繼續快速度發展,特別是移動支付。2016年有人預測達到50萬億,這也僅僅是全國支付的百分之幾。”
  二是平臺,包括P2P,也包括眾籌、陸金所。
  三是跨界金融,比如說智能端,銀行三大職能,融資、中介、支付平臺及財務管理,這三方面互聯網企業都在介入,開始是支付,支付沉澱了數據以後就可以用這個數據做貸款,特別是小微貸款,然後通過互聯網賣出產品。
  而互聯網企業對銀行的最根本衝擊,馬蔚華表示主要還在於商業邏輯、思維方式。
  第一,互聯網企業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快捷的方式,讓巨大的現金流和信息流合作,提高支付效率。這樣可以使很多客戶繞過銀行的帳戶直接完成交易,可以切斷銀行和客戶的聯繫。
  第二,由於互聯網的特點是互聯互通,銀行之間、客戶之間廣泛的形成一個網絡,是開放的。在這個平臺上可以眾籌、眾創、眾建,包括金融機構本身和客戶共同創造金融產品。而過去銀行在這方面是封閉的,是在內部的網絡上封閉的做業務。
  第三,以往銀行只是註意大客戶,在一定時間內把自己的資源投入效益最大的部分,就是頭部,而忽視了尾部,這也是互聯網企業應運而生的基礎。
  馬蔚華建議,目前互聯網企業在金融上涉入不算太深,銀行應儘快調整角色,加深與客戶之間的聯繫,獲得更多機會。  (原標題:馬蔚華:商業邏輯等是互聯網企業對銀行根本衝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p45lpqv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